领益智造:四季度净利润增长92.20% 布局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
中证报中证网讯(王珞)领益智造(002600)3月28日晚间披露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2.11亿元,同比增长29.5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5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16.26亿元,经营性现金净流入40.21亿元。
其中,2024第四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7.27亿元,同比增长34.28%,创单季度营收新高;净利润3.48亿元,同比增长92.20%;扣非净利润4.39亿元,同比增长4791.84%;经营性现金净流入25.83亿元,同比增长101.16%。2024年公司在规模、产品种类上取得突破,持续实现自由现金流,三季度开始显现利润拐点。
此外,领益智造高度重视投资者回报,2024年总计拟派发现金红利1.40亿元(含税),2024年公司现金分红和股份回购总额为2.00亿元,占本年度归母净利润的比例为11.41%。2022-2024年,公司三年累计分红+回购金额达17.27亿元,占三年归母净利润的31.98%。
公告显示,公司AI终端硬件业务增长迅猛,热管理技术优势明显。2024年公司AI终端硬件相关业务实现收入约407.31亿元,同比增长32.75%。其中,AI眼镜及XR可穿戴、热管理(散热)、材料、传感器及相关模组等终端相关零组件在收入快速提升的同时,保持了较高的毛利水平。在热管理方面,2024年领益智造相关收入达41.07亿元。公司具备完整的研发与制造能力,专注于高效散热解决方案,核心产品涵盖均热板、热管、多轴腔体散热元件(Big MAC)、AI算力芯片及服务器散热模组、石墨片、导热垫片、导热胶等关键组件。依托自主研发、核心元件自制与工艺整合优势,领益智造可提供系统化散热解决方案,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AI眼镜及XR可穿戴设备、机器人、服务器及各类AI终端电子产品,确保设备在高算力、高负载运行环境下保持卓越散热性能与长期稳定性。
领益智造表示,公司在2025年将全面发力机器人、AI眼镜、折叠屏、服务器等第N增长曲线,并称之为“人-眼-折-服”。公司正加速布局AI端侧与机器人领域关键零部件的研发生产。
公开资料显示,领益智造从2006年开始从事消费电子领域自动化设备研发制造;2009年开始研发工业机器人,2010年开始,领益智造的自研自动化技术开始服务于主要客户的产线。配合项目开发,领益智造的自动化能力已经形成竞争力。目前,公司的自动化广泛应用在搬运、摆盘、对贴、尺寸和外观检测等主要生产环节。随着产品的升级迭代,公司逐步开发出CSV减速器(RV减速器)、运动控制器、伺服驱动器和PLC等核心零部件。据统计,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深圳市领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在技术研发与创新领域共累积了400多项专利,并实现产品化形成了5个系列10款机器人,内含6个型号的自研减速器,和2个系列6款自研控制器。
在产品布局上,领益智造拥有伺服电机、减速器、驱动器、运动控制器等人形机器人执行层的核心技术,在结构件方面,可提供模切结构件、金属结构件、注塑结构件、软包结构件等。目前,公司已为人形机器人客户提供头部总成、灵巧手总成、四肢总成、高功率充电和散热解决方案等核心硬件,在联合开发和整机组装有成熟经验。
领益智造在技术研发持续投入的基础上,业务布局从零部件供应逐步向总成组装延伸,致力于形成“关键零部件+模组+整机”的一体化布局,目标成为机器人本体总成制造商。与此同时,公司正通过内部工厂验证人形机器人在柔性化生产中的应用;持续开发减速器、控制器等核心部件,解决机器人在执行任务时的精准、效率和可靠性等痛点问题。
为响应国家“智能制造2025”战略,推动人形机器人业务快速发展,领益智造立足自身技术优势,启动“双百计划”,即内部应用100台机器人、培养100名博士级技术人才。旨在通过人才补齐和技术创新,推动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及关节模组的规模化生产,将机器人业务打造成公司第N成长曲线,同时提高制造业智能化、自动化水,实现降本增效,助力产业升级。
455人
- 每日推荐
- 股票频道
- 要闻频道
- 港股频道


- 上海传重磅!重组潜力股名单出炉!
- 与小米合作推出新一代AI眼镜?歌尔股份回应:不便透露客户信息
- 离“不卖就禁”只剩两个多月!特朗普团队:将兑现承诺,拯救TikTok
- 涨停复盘:创业板指探底回升收涨1.11% AI应用方向集体走强
- 春节8天 2025年法定节假日安排来了
- 沪深 300 相对成长指数报3474.62点,前十大权重包含贵州茅台等
- 沪深 300 相对价值指数报4285.61点,前十大权重包含中国平安等
- 机构论市:目前指数上行的趋势并没有改变
- 【机会挖掘】低空经济政策频发 相关产业有望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