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银行2024年业绩出炉 多项核心指标创新高!“五篇大文章”铸就区域银行新标杆
集团管理总资产突破9000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超20%,不良贷款率降至1.14%,拨备覆盖率攀升至241.32%,多项核心指标创历史新高……2024年,中国银行业面临利差收窄、有效信贷需求不足等多重挑战,青岛银行(002948)向广大投资者交上了一份精彩答卷。
3月26日晚间,青岛银行披露2024年度业绩报告。亮眼数据的背后,是青岛银行深耕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战略定力。作为扎根齐鲁大地的城商行,2024年,青岛银行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全面发力,以差异化经营和数字化转型为引擎,做深区域产业、做实金融服务,为实体经济蓄力赋能。
“逐梦,无畏路荆棘;实干,不惧万重山。”青岛银行董事长景在伦用简洁有力的言语,概括了这家银行过去一年的奋斗历程。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青岛银行新三年战略规划承前启后的攻坚之年。青岛银行深刻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不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提升金融服务的专业性,强化全面风险防控,高质量发展成效逐步显现,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资产破局:规模首破九千亿盈利增速领跑同业
年报显示,2024年,青岛银行集团管理总资产达9065.54亿元,同比增长9.23%;集团资产总额6899.6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48%。
在“量”的突破背后,“质”的提升更为亮眼:报告期内,青岛银行实现集团营业收入134.98亿元,增长8.22%;实现净利润44.05亿元,同比大增19.97%;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64亿元,增速更达20.16%,远超行业平均增速;平均总资产回报率0.68%,同比提升0.03个百分点,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11.51%,比上年提高0.80个百分点,盈利能力持续增强。
分析年报可以看出,上述成绩的取得,得益于青岛银行“资产负债双轮驱动”策略的有效实施——
资产端,截至2024年末,青岛银行贷款总额突破3406.90亿元,同比增长13.53%,其中公司贷款占比71.08%,增速达20.15%,制造业、绿色、普惠等重点领域贷款增速均超40%,成为拉动营收增长的核心引擎。
负债端,报告期内存款总额4320.24亿元,同比增长11.91%。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青岛银行聚焦场景,深耕零售重点客群,个人存款占比提升至50.88%。通过全面深化降本增效,计息负债成本率比上年下降0.14个百分点至2.18%。
此外,金融投资规模增加、结构持续优化,也增强了收益稳定性。年报显示,2024年,青岛银行金融投资利息收入55.85亿元,比上年增加1.14亿元,增长2.09%。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2024年青岛银行净息差收窄至1.73%,但通过压降计息负债成本及优化资产配置实现对冲,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6.38%至98.74亿元。另一方面,非利息收入占比提升至26.85%,实现36.24亿元,同比增长13.58%,综合化经营成效显著。
应该说,2024年,以“调结构、强客基、优协同、提能力”为战略抓手,聚焦公司、零售、金融市场三大业务板块协同发展,为青岛银行盈利增长注入了强劲动能。
风控亮剑:不良率四年连降拨备覆盖攀新高
在规模与效益双升的同时,青岛银行的风险管控能力持续提升。
根据刚刚披露的年报数据,截至2024年末,青岛银行不良贷款率降至1.14%,较上年下降0.04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攀升至241.32%,较上年提升15.36个百分点,风险抵御能力持续增强。
此外,2024年,青岛银行推动资本新规顺利落地,资本精细化管理能力提升。报告期末,资本充足率13.80%,比上年末提高1.01个百分点;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11%,比上年末提高0.69个百分点,资本厚度持续夯实。
这一成果的背后,是青岛银行坚持合规为先,持续深化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加强授信后管理,创新不良资产处置模式的一系列有力举措——
上线“资金预警联防系统”,实现风险识别、监测、处置全流程智能化,“资金链”治理体系日益完善,银行卡涉案率山东全省最低,累计守护1.4万潜在电诈受害人账户安全;
构建数字化贷后体系,覆盖16个领域、65项风险指标,并发布涵盖9大专题、180余项关键指标的可视化管理工具,打通事中、事后端到端风控能力;
创新大额风险资产处置模式,综合运用自主清收、司法处置、资产核销、债权转让等手段,不良资产处置效率显著提升;
集团客户授信实行“统一授信、穿透监测”,对重组贷款实施严格管控,报告期末重组贷款占比0.04%,风险集中度有效管控……
据悉,2024年,青岛银行通过建立三位一体风险监测体系,实现了风险识别、分析和管理有效联动。在坚持集中统一授信管理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审批机制,建立独立审批人机制,完善授信业务全流程时效管理,优化行业研究工作机制,从而有效保障了资产质量稳步提高。
五篇大文章:特色引擎全面爆发多元布局领跑赛道
作为青岛银行2024年业绩最突出的亮点,莫过于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领域形成差异化优势,成为驱动业绩增长的新动能。
作为区域金融的主力军,过去一年,青岛银行坚持守正创新,做实做细金融“五篇大文章”,以产品迭代持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锚定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优化金融供给,全力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制造业、绿色、普惠、科技等重点领域贷款增速显著高于全行贷款平均增速,努力打造最懂区域产业的专业银行。
科技金融:全周期赋能科创企业。2024年,青岛银行聚焦专精特新,打造覆盖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产品体系。截至报告期末,科技金融贷款余额187.30亿元,增速达46.73%,服务客群超1784户。产品和模式创新提速,落地全国首单“科融信贷”,济南科技金融专营中心投入运营,五家特色支行形成服务矩阵。
绿色金融:系统化服务“双碳”目标。2024年,青岛银行发布“绿金青银”品牌,实现绿色信贷全流程标准化管理,绿色贷款余额373.49亿元,增速高达42.91%,服务客群增长68.65%。在规模跃升的同时,创新力度持续加大,“绿水清源贷”“新质碳益贷”等产品精准施策,有效运用碳金融工具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上线山东省首个绿色金融系统,实现数字化赋能,海洋经济服务能力持续增加。
普惠金融:小微服务迈向“2A级”。截至报告期末,青岛银行普惠贷款余额450.89亿元,同比增速33.22%,超过全行贷款平均增速,不良率仅0.83%。涉农贷款余额365.73 亿元,较年初增长43.24%。贷款增量创新高的同时,金融服务质效实现新突破。“普惠e 融”新场景线上产品,形成覆盖主要行业、线上线下(300959)的完整产品体系;普惠专营机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队伍专业能力持续提升,小微金融服务监管评价跃升至2A级。
养老金融:场景化服务银发经济。2024年,青岛银行积极布局“第三支柱”新蓝海,加快探索打造养老产业客群标准服务模式,创新“养老企易贷”专属产品,深耕“幸福陪伴”社区服务,服务山东省内300余家医疗机构,截至报告期末,卫生健康客群达4904户,较上年末增长22.88%。
数字金融:科技驱动效率革命。2024年,青岛银行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落地,企业网银、手机银行和银企直联线上客户占比达88%,线上渠道业务替代率达97%;积极探索金融科技与业务的深度融合,推动创新应用落地实施,报告期内投产重点项目79项;数字风控体系初步建成,自主研发的“青银智聆-移动端客户体验监测系统”获得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发展奖项;信息科技投入5.65亿元,科技研发人员占比6.69%,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
……
从负债成本精细管理到资产结构战略调整,从风控智慧化到服务差异化,青岛银行2024年的成绩单不仅是数字的跃升,更是战略定力与创新能力的体现,彰显了区域银行“专业为本、特色为魂”的发展逻辑,为城商行高质量发展写下生动注脚。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青岛银行三年战略规划的决胜之年。“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青岛银行行长吴显明表示,将按照“专业提升、数智赋能、体系优化、特色驱动”经营指导思想,聚焦高质量发展笃行实干,持续推进“质效优先、特色鲜明、机制灵活”三大战略目标,努力以更加优异的业绩回报广大股东。
(数据来源:青岛银行)
365人
- 每日推荐
- 股票频道
- 要闻频道
- 港股频道


- 上海传重磅!重组潜力股名单出炉!
- 与小米合作推出新一代AI眼镜?歌尔股份回应:不便透露客户信息
- 离“不卖就禁”只剩两个多月!特朗普团队:将兑现承诺,拯救TikTok
- 涨停复盘:创业板指探底回升收涨1.11% AI应用方向集体走强
- 春节8天 2025年法定节假日安排来了
- 沪深 300 相对成长指数报3474.62点,前十大权重包含贵州茅台等
- 沪深 300 相对价值指数报4285.61点,前十大权重包含中国平安等
- 机构论市:目前指数上行的趋势并没有改变
- 【机会挖掘】低空经济政策频发 相关产业有望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