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被理解”到“超前布局”,张朝阳的坚持换来了什么

2025-03-27 20:44:52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白杨 北京报道

  已过花甲之年的张朝阳,还在奔跑。

  3月27日,在第十七季搜狐新闻马拉松上,搜狐创始人张朝阳作为领跑者,第一个踏过起跑线,带领众人开始了又一个马拉松征程。

  或许,张朝阳已经不是跑得最快的选手,但他的身影,一定会出现在终点线。

  这种坚持,正是张朝阳过去十年人生轨迹的最佳注脚。

  2016年,当张朝阳首次在千帆直播间开讲《张朝阳的英语课》时,外界对这位互联网元老的调侃远多于理解。

  彼时,搜狐视频正经历版权大战后的阵痛,而CEO却沉迷于“当老师”,舆论场充斥着“公司不行了”“创始人躺平了”的论调。

  这种质疑在2021年达到顶峰——当张朝阳开讲物理课,并在镜头前推导量子力学方程时,评论区甚至有人戏谑:“物理课能救搜狐吗?”

  然而十年后的今天,当人们再看这位“互联网活化石”,会纷纷感慨:他竟然真的坚持下来了。

  张朝阳的英语课,以每周四次的频率连续开播九年;物理课也累计直播近250期,总时长超过2.3万分钟,并出版了三本被国家图书馆收藏的同名科普著作。

  这些曾被贴上“不务正业”标签的直播,如今已成为搜狐差异化竞争力的核心载体——2024年财报显示,搜狐全年总收入5.98亿美元,其中品牌广告收入为7300万美元。这里面,张朝阳的贡献不容忽视。

  2024年,被称作是“企业家IP”元年,以雷军、周鸿祎为代表的企业家,纷纷开始在短视频平台打造个人IP账号。

  但在十年前,当其他企业家还在纠结“该不该抛头露面”时,张朝阳毅然开始直播,如今来看也算是“超前布局”。

  而且他说过,自己坚持直播,如果只是为了自家公司的一个产品,他可能不会坚持这么久,但如果把直播当作一种价值的传递、知识的分享,那坚持便有了意义。

  所以在直播内容上,张朝阳也是独树一帜。

  比如他讲物理课,绝非照本宣科。在讲述“雨滴为何不伤人”时,他会从斯托克斯定律讲起,并进行长达五小时的演算。

  在短视频“3秒定生死”的算法规则下,张朝阳则坚持让观众“反复咀嚼知识”,通过直播回放、切片短视频、实体书籍的立体传播矩阵,最终沉淀出一批高黏性用户群。

  2024年跨年演讲中,他连续三小时推导量子力学公式,吸引超千万人次观看,弹幕中“虽然不懂但大受震撼”的留言,恰恰印证了这种反流量逻辑的成功。

  更重要的是,张朝阳的直播从来不只是个人秀场。他跑步时推广搜狐新闻客户端,游泳横渡威海湾时植入搜狐视频活动。这种“CEO即产品经理”的深度绑定,让搜狐的“媒体+社交”战略有了具象化载体。

  尽管搜狐公司的业绩增长仍面临巨大压力,但张朝阳的个人IP却不断进化,并持续反哺公司。

  张朝阳经常说的一句话是,“人活着就要折腾”,他用自己的例子充分证明了,企业家不应被“CEO该做什么”的范式束缚。尤其是在追求速成的当下,张朝阳的“慢”反而成了一种稀缺的竞争力,同时,人们也乐意看到一个依然在公众面前游泳、跑步、讲课的企业家。

  就像他坚持跑完每一场马拉松那样,张朝阳用十年时间证明:商业世界没有捷径,所谓的“超前布局”,不过是把别人眼中的“不务正业”,坚持到价值显现的那一天。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返回首页举报 >

215

+1
advert
advert
advert
advert
  • 三德科技
  • 沃尔核材
  • 电光科技
  • 钧崴电子
  • 金安国纪
  • 长盛轴承
  • 广和通
  • 科泰电源
  • advert
    advert
    advert
    adve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