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燃气计费受质疑 这家上市公司“卷入”

2024-04-24 11:42:42 来源: 证券日报网

  继川渝部分地区被指换新表后燃气费异常,江苏南京燃气计费也受到质疑。

  近日,“女子称一个月光洗澡燃气费达130多元”引发网友热议。截至4月24日,在微博上该话题阅读量达1.7亿次。对此,网友纷纷晒单吐槽遇到了“新燃气表更换后费用异常”、“用气量直接翻倍”等问题。

  《证券日报》记者在南京小区业主群里看到部分用户反馈,涉及家中燃气重复收费、费用同比提升、更换新表后费用上涨等情况。同时,也有用户表示,有接收到短信通知其更换新燃气表,目前还未更换,平时燃气使用不多,还未发现上述情况。

  福建华策品牌定位专家詹军豪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去年南京已通知调整燃气费用,燃气费用增长可能与能源成本、供应链问题或政策调整有关,但无论何种原因,都需要确保费用的透明度和合理性,避免给用户带来不必要的负担。重复收费和更表后费用异常则可能是管理不善或系统错误所致。”

  多家公司回应燃气问题

  据了解,南京主城区、江宁、江北燃气分别由港华燃气、华润燃气、中燃燃气供应。

  自2023年下半年起,南京中燃为天然气用户陆续免费更换智能燃气表,有部分用户使用了一段时间后,对新表计量的准确性提出了质疑。对此,南京中燃曾发布了“用户反映气费增多?解答来了”的文章。

  文章称,包括冬季用气量增多、人工抄表误差以及旧表零部件老化等原因,都有可能让用户感觉新表走得快。

  4月21日,南京港002040)华燃气也给出回应,其发布的《告客户书》表示,近期南京港华客户对城镇燃气计费问题较为关注,为积极回应广大客户关切,南京港华公布热线电话,称将在第一时间给予解答。同时公司也公布了企业监督电话。

  4月24日,《证券日报》记者就燃气费上涨、更换新表、燃气纯度变化等问题,多次拨打了南京港华热线电话及监督电话,但始终无法接通。

  据南京发改委官网显示,2023年7月1日起,调整居民用管道天然气销售价格,家庭人口为“3人及以下用户”的居民用气第一至三档销售价格每立方米分别上调0.3元、0.36元、0.42元,至3.03元/立方米、3.64元/立方米、4.24元/立方米。

  南京居民用气价格在最新一轮调价后,第一至三档销售价格涨幅约为11%。

  除了南京外,近期江苏无锡、苏州、南通也有不少用户反映燃气计费异常等问题。

  在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看来,燃气服务的价格受到相关成本影响,而油气价格波动和仪器仪表更换等都可能会推高用气成本。

  涉及上市公司南京公用

  这起事件的背后也“卷入”了一家上市公司。

  据了解,南京公用000421)上市后通过重大资产重组置入了南京港华等燃气产业。目前,公司持有南京港华51%的股权,南京港华为其控股子公司。

  根据2023年年报,报告期内,南京公用实现营收46.32亿元,净利润亏损9027.41万元,同比分别下降34.88%、249.14%。

  其中,燃气销售收入为28.06亿元,同比下降2.55%,主要系南京港华本期燃气销售量及平均销售单价同比减少;燃气工程收入2.63亿元,同比减少32.9%,主要系南京港华燃气安装、施工工程收入同比减少。

  对此,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认为:“这可能是由于市场需求下降或者竞争加剧导致的。另外,采购成本、人力成本、运营成本等上升,对公司净利润也会造成影响。”

  就燃气业务销量下滑等问题,4月24日,《证券日报》记者致电南京公用证券部,但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尽管燃气业务销量下滑,南京港华的建档客户总数已达176万余户,说明其在服务用户方面仍有较强的竞争力。

  张孝荣建议:“南京港华应加强对市场趋势和竞争环境的分析和研究,制定更加有效的营销策略和成本控制措施,以提高经营效率和盈利。”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南京公用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公司研发的计量管理大数据平台拟达到的目标为,精准地对智能表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监控和定位,提高南京港华智能表业务处理能力,实现远程智能抄表,远程开关阀门,远程充值,相关报警信息反馈等功能。

  事实上,近期,山西、四川、安徽等多地已对燃气表、水表等计量器具展开检查,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小牛诊股诊断日期:2024-05-06
南京公用
击败了40%的股票
短期趋势该股进入多头行情中,股价短线上涨概率较大。
中期趋势已发现中线买入信号。
长期趋势已有26家主力机构披露2023-12-31报告期持股数据,持仓量总计3.42亿股,占流通A股59.76%
综合诊断:近期的平均成本为5.01元。空头行情中,目前正处于反弹阶段,投资者可适当关注。已发现中线买入信号。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暂时未获得多数机构的显著认同,后续可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