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板块逆势上行 未来走势或现分化

2024-06-24 21:29:45 来源: 金融投资报

  ■本报记者林珂

  近期,在大盘持续回调的背后,电力板块独善其身,显示出景气度走高的板块更容易获得资金的关注。从二级市场的走势来看,电力板块已经持续上涨数月,未来是否还有上涨空间,引发了市场热议。

  多因素提振板块热度

  在近期的板块普跌背后,少数蓝筹板块逆势反弹,其中电力板块强势领涨。自2023年10月下旬触底反弹以来,电力板块已经震荡反弹了8个月之久。尽管期间也有回调出现,但总体的向上趋势未变。

  业内人士认为,电力板块连续上涨的原因,一是随着电改的持续深化,板块的估值有待重估;二是全社会用电平稳恢复,相关公司的业绩持续走高;三是高股息率行业在震荡市中明显受到资金青睐,引发股价上涨。

  从国家能源局发布的2024年5月全社会用电量数据来看,单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7.2%。分产业看,5月单月,第一、二、三产业及城乡居民用电量分别同比增长10.3%、6.8%、9.9%和5.5%。1月至5月,全社会累计用电量同比增长8.6%,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及城乡居民分别同比增长9.7%、7.2%、12.7%和9.9%。环比来看,5月单月增速较4月上升,较1月至4月有所回落,主要是受基数影响,两年平均复合增速整体平稳,4月两年复合增速为7.65%,5月两年复合增速为7.3%,再次体现出能源需求量的强劲。

  在防御性板块中,估值相对偏低、分红可观的电力板块在上半年吸金明显。有分析指出,在货币宽松的背景下,高股息率行业的价值显著,而业绩表现优异、分红率高的电力板块自然获得了更多资金的关注。可以看到,随着电改的持续深化,电力板块的市场关注度也在明显提升。

  需求的加大,也是电力板块连续上涨的催化剂之一。据中电联预测,今年最高用电负荷相比2023年将增加1亿千瓦至1.3亿千瓦,最高用电负荷有望高速增长,主要原因在于较高的用电负荷基数和高温天气,而电力装机供给方面则略显不足,2023年8月至今年4月,稳定电源仅增加3833万千瓦,今年夏天的电力供需形势较为严峻。短期内,缓解电力供需矛盾将主要通过电力互济及需求侧管理,缓解长期缺电主要还是要靠增加可靠电源供给。

  板块内部或出现分化

  上涨长达8个月之后,电力板块是否还有上行空间?

  接受记者采访的券商行业分析师表示:“电力板块长时间的上涨,在一定程度上消耗了大量的做多动能,我们认为,后市电力板块内部可能会出现分化,普涨格局难以延续。从景气度角度来看,由于水电、核电等电源受资源限制难以在短期内大幅增长,因此后续仍需煤电保持较高增长才能保证电力供给的相对充足。因此,煤电可能将是电力板块中走得相对较远的细分领域之一。”

  信达证券601059)指出,历经多轮电力供需矛盾紧张之后,电力板块有望迎来盈利改善和价值重估。在电力供需矛盾紧张的态势下,煤电顶峰价值凸显;在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持续推进下,电价趋势有望稳中小幅上涨,电力现货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机制有望持续推广,容量电价机制的正式出台,明确了煤电的基石地位。在双碳目标背景下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或将持续依赖系统调节手段的丰富和投入。此外,随着国家发展改革委加大电煤长协保供力度,电煤长协实际履约率有望边际上升,信达证券判断,煤电企业的成本端较为可控。

  从用电侧来看,全社会及分部门用电增速均维持增长趋势,三产占比进一步提升。未来,随着新质生产力发展和电能替代趋势确定,用电量需求将进一步提升。根据中电联的指引,2024年全社会用电量预计增长6%;从发电侧来看,火电企业设备利用率整体提升,受益于成本端改善业绩增长;长期来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落地后,两部制电价将持续支撑火电企业稳定盈利。

  就业绩角度而言,2023年年报和2024年一季报显示,火电行业盈利高增,电力板块整体业绩持续增长。展望后市,在双碳目标指引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背景下,电力板块依然聚焦“保供”与“消纳”双主线。有分析认为,在用电量预期持续增长的趋势下,火电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领益智造
  • 百邦科技
  • 时空科技
  • 科创信息
  • 线上线下
  • 金道科技
  • 温州宏丰
  • 税友股份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