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新股“火线入通”各显神通!背后的逻辑和真相是什么

2024-07-02 12:58:36 来源: 智通财经

  关于港股通,业内向来有“严进宽出”、“50亿市值门槛”等模糊说法。在投资者的一般印象中,对于招股定价流通市值不超过50亿的中小型股票而言,要进港股通算得上是个难关,怎么着也得上市后继续励精图治、用一段时间狠练内功,把业绩和市值扎实搞上去才行。

  然而,这一年半来,倒是有好几家自身条件本不够“硬”的公司,比如梅斯健康(02415)、易点云(02416)、来凯医药-B(02105)、巨星传奇(06683)、君圣泰医药-B(02511)等,IPO估值就在50亿上下,月K线都没划几根,就在上市后第一次恒指检讨中闯关成功了。个别公司甚至卡着6月29日那天上市,第二天是恒指半年检关门日,仅靠两天的交易数据闯关成功,9月份就能正式迎接“北水”了!

  这些新股,靠着一番怎样的精准操作实现“火线入通”的呢?

  一 纳入港股通的几种方式

  (1)大市值的特别快速准入

  纳入港股通,对于市值高达几百亿的大公司来说不是个难题。

  港股对此有一套特别快速准入机制:“上市日收盘时市值处于恒生综指成分股市值总大到小排序的前10%,则上市后第十个交易日结束直接纳入恒生综合指数,生效日为上市后第十一个交易日。”——敞开了大门,而且没有上市时间点限制——什么时候上市,其后10个交易日就进了。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能进总市值10%的“优等生”10个交易日后都能直接进港股通。这里有个例外,就是带“-W”的同股不同权的公司。“-W”公司有另外一套规则:

  必须满足上表中的3个条件:

  A. 上市满半年+20个交易日(即7个月)

  B. 考察日前183日(含)的日均市值不低于200亿

  C. 考察日前183日(含)的总成交额不低于60亿港元

  比如极兔速递-W。极兔的市值超过千亿了,妥妥的能进总市值10%的“优等生”,但由于带“-W”,就需要等183个考察日。于是尽管极兔速递-W上市日期为2023年10月27日,其正式纳入港股通的时间却为2024年5月29日。

  (2)中大型股的快速纳入通道

  恒指公司对港股主板上市公司,按照市值排名来划线:市值排名前95%画一条线,以上的纳入恒生综合指数,以下的剔出恒生综合指数(并不绝对是95%,设有一个缓冲区buffer Zone,如下表)。被剔出指数了的没有港股通考查资格。

  在具备港股通考查资格的恒生综合指数这个“大班级”里,又按市值划分为三等:前80%为恒生大型股,中间的15%为中型股,剩余的5%为小型股。大致是这么分的,但是也有个缓冲区,恒指公司可以灵活掌握调剂,如下图:

  恒指指数每年检讨四次,分别最后的检讨日期是3月底(季检)、6月底(半年检)、9月底(季检)、12月底(年检)。

  对于市值在百亿以上的大中型股来说,每年就有3.30、6.30、9.30、12.30这四次冲通机会,只要进入了恒指综合指数的前95%(缓冲区是正负两个百分点的区间),也即是大型股和中型股(80%+15%),那就获得了进入港股通的资格——这是因为除了半年检和年检以外,港股通还有个“季度快速准入机制”:

  当年Q1和Q3上市的个股,如果符合恒生综指半年度检讨中,纳入恒生大型指数和中性指数Buffer Zone缓冲区间的标准,即排入恒生大型指数前77%市值或恒生中型指数前93%市值,则可以快速纳入恒生综指,生效日通常为当年6月和12月的第一个星期五的下一个交易日。

  (3)小型股的纳入机会

  市值小,若进不了恒生综合指数的95%,那就与3.30及9.30检讨的“快速通道”无缘,只能闯6.30半年检和12.30年检的关口。

  这两次冲通,除了市值要求,还有流动性要求,具体如下:

  大市值和大中市值的新股,不用担心能不能被纳入港股通,因为迟早都能纳入。

  一般来讲,市值在100亿以上的公司都具备“快速纳入”的条件。由于市值大,成交量也大,所以上市和入通时机影响不大。

  这类公司的案例,今年最典型的是速腾聚创。

  速腾聚创于今年1月5日上市,且上市首日的市值已经为193亿港元,即便上市后最低价格对应市值也有150亿左右。因此在3月31日“季度快速纳入”的检讨中符合标准。于是,6月第一个周五(6月7日)纳入恒生综指,同时也纳入港股通,生效日是6月11日(周二)(周一为端午节假期)。

  纳入当日股价收盘涨幅13.57%,当日盘中最高创下137.5港元的记录价格,较前一日收盘价涨幅高达71.9%。

  相反,对于市值规模较小(50亿以下)的新股而言,能不能被纳入港股通、何时纳入港股通就至关重要。

  二,小市值新股为何要争取“火线入通”?

  一只刚上市的小市值新股,如果迅速纳入港股通,主要有三大好处:

  第一,对于现在的港股市场,其实是最大的新增资金来源就是港股通。如果能够快速纳入港股通特别是一两个月就能纳入的,再等到下一个季度落地,还能赶在解禁期之前。那么这就可以给解禁创造了良好契机和承接资金,上市前几轮融资的资方心里更有底气,心理压力就能小很多。

  第二,刚上市的新股,不论是公司、投资人、券商、以及股民,都是热情最高涨的时候。仿佛新婚燕尔,如胶似漆。如果说进行“市值管理”,这个阶段“向上”管理所需要动用的资源最少、成本最低,效果还最好。市值向上管理,上市公司掌舵人对前期陪跑多年的VC/PE和参与国际配售的基石投资者也可以有相对好的交代。

  第三,有了前两点,随着股价上涨,市值向上的预期加强,挣钱效应良好,公司口碑好,会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正向反馈给公司的经营管理,形成良性循环,往往公司最后得到自我实现,真的就成了“优等生”。

  三,本次恒指半年检,哪些公司或“进通”?

  此次6月底恒指半年检,属于优等生和次优等生的的股份有:茶百道、迈富时、Quantumph-P、趣致集团、汽车街、美中嘉和等股份等。

  当然也有小市值新股冲通。例如上周五(6月28日)上市的两只新股老铺黄金和天聚地合,正好赶上6月30日最新一轮的恒指检讨。

  其中老铺黄金IPO定价的流通市值66.8亿港元,而上市首日暴涨72%市值膨胀到113亿,符合前95%市值红线,因此有望在下一轮港股通调整(9月)时纳入,或可谓完美“火线入通”。

  而天聚地合由于首日市值为41.7亿港元,距离入通门槛有一定距离,但糟糕的是首日尾盘股价大幅跳水导致市值萎缩至30亿港元,此轮“入通”大概率无缘了。

  四,为了冲刺“入通”,小市值公司会做那些准备?

  至此,我们逻辑链条推理一下,假设公司市值在40亿左右这种,公司稍微冲一下有望入通,但如果上市之后躺平,或者任由股价自然发展甚至破发,则入通就无望了。而入通能够带来的增量资金也就彻底无缘。

  因此,如果公司IPO的时候知道自己市值不能做到“躺入通”,但也不至于彻底没希望,若管理层有一定的野心,想要上市之后进入纳入港股通,那么就需要在上市前后做一系列准备。

  上市之后其实是明牌,动用各方资源把股价顶上去,符合最起码符合恒生中型股的标准(即市值在恒生综指排名80%~95%),或者进入恒生大型股(市值排名前80%),就可以一句季度快速纳入的标准在下一次恒指季检的时候纳入,再下一个季度就可以交易。

  而想要在上市之后迅速把价格顶上去,就需要IPO的时候尽可能少派货出去给个人投资者,尽可能实现货源归边,以实现通过较小的筹码影响价格。

  想要尽可能少地派筹码出去,就需要在上市之前做一些工作。一方面是“丐版发行”,即发行股份占总股本比例极低。近年来丐版发行比较流行,主要是由于港股IPO市场冷却,发行太多出去,散户会一哄而散,导致估计承压严重。而如果发行比较少,则公司对股价的控制能力比较强。

  今年比较典型的丐版发行,一个是国内营销大数据解决方案提供商迈富时(Marketingforce),发行股份占总股本仅2.53%。人称“丐中丐”。但只有更丐,没有最丐。去年的“丐版王”,是在行情最为低迷的时候上市的北森控股。发行比例仅为总股本的2.12%。这可以视为公司某种自保行为。

  丐版策略有时有效。例如今年的迈富时就成功实现了上市之后股价一路攀升。而去年的北森控股则股价一路下挫,无法有效回升。

  另一个策略是巧妙利用港股新股发售的红鞋机制(即回拨机制)去收回一部分筹码,称为“套路回拨”。(简称“套路拨”)

  解释套路拨之前先复习一下港股打新的回拨机制。一般港股新股发行分为国际配售和公开发售,其中国际配售主要是面向机构投资者,而公开发售是给个人投资者(散户),公开发售分为甲组和乙组。

  一般国际配售占发售股份数目的90%,公开发售占10%。但如果公开发售太过火爆,导致超额认购率过高的话,会触发回拨机制,将一部分国际配售的股份“拨”到公开发售这边,说白了就是:机构投资者让出一部分筹码给散户。

  回拨比例与超额认购的存在比较固定的关系:

  但这些只是正常情况。如果国际配售本身不足额的时候,那么保荐人有权不按照对应规则进行回拨。例如超额认购比例为50倍,但当国际配售本身不足的时候,保荐人可以将回拨比例“人为”压低到20%。但代价是需要按照价格区间下限定价。

  调低回拨比率,说明公司不想派太多的筹码出去,同时下限定价有利于上市后向上做股价。两相配合,大概率上市之后股价会往上走。如果公司市值接近五六十亿的时候,则上市之后就离“入通”门槛不远了。

  五,上市公司应警惕为了“入通”而被收割

  确实有一些资金会游说上市公司冲刺港股通,但其真实想法是炒一波赚快钱。这样的资金俗称“打着市值管理幌子的骗子”。

  这样的游资也会坑害散户。通过一些非官方消息例如小作文传播消息,XXX公司要“入通”,配合着他们做股价的行为,散户会上当,盲目跟进,以为可以炒到至少入通前的一两天。结果谁知道游资只是想炒一两天,最后散户在高位接盘。而上市公司那边,他们会以沽压太重为理由,最后做不上去,你能耐它何。

  所以,不论是公司还是股民,都要行正路。公司来讲,在上市前就要做好后续是否“入通”的计划,对自己的认购情况、筹码结构、市场资金对自身的认可,也要有一个大体的估计。此外IR和PR的工作也要做好准备与铺排。

  而对于质地并不非常优良的公司,也不必霸王硬上弓,拼命往里面挤。而如果自身条件还不足具,进了港股通之后有“一哄而散”的风险,到时候影响了公司的口碑和声誉,长期得不偿失。

  最后,“入通”之前和之后的行情也与当时市场环境有关。公司与投资者也不必拘泥于“入通”一时的涨跌得失。长期来看,优质的公司最终会跑赢;而缺乏投资价值的话,即便短期炒作一时爽,最终也难以为继。

  六,总结

  总体上来讲,当前的市况与2020~2021那段IPO大牛市相比,的确是戎景不在。而从公司到投资者、以及承销、保荐、再到投资人,心态和操作都趋于谨慎。但正是这样的背景下,才更要依据市场的实际状况,做好统筹规划,把上市、入通这些关键时间节点处理好。

  当然,最终一个市场的长期发展,还是要看公司的基本面。把公司质量提升上去,走正道,不玩财技,才是股市慢牛长牛的基础。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浩云科技
  • 安乃达
  • 宏和科技
  • 经纬辉开
  • 中国中免
  • 久其软件
  • 全新好
  • 康欣新材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