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图焕新:一家“上个时代的公司”在AI中复苏

2024-06-24 11:29:03 来源: 作者:任晓宁

  2022年,美图的市值一度跌落至25亿港元的历史最低点。2023年,美图归母净利润增长了3倍。目前的市值是历史最低值的近5倍。这样的复苏可能得益于它以恰当的姿态拥抱了AI时代。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16岁的美图(01357.HK,下称“美图”)是一家已经没落、不务正业、甚至是属于上个时代的公司。但在2024年,这家公司的产品却多次出现在各种人工智能(AI)应用排行榜的前列。

  2022年,美图的市值一度跌落至25亿港元的历史最低点。2023年,美图归母净利润增长了3倍。目前的市值是历史最低值的近5倍。

  这样的复苏可能得益于它以恰当的姿态拥抱了AI时代。美图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吴欣鸿说:“我们是国内第一家在生成式AI上大规模赚到钱的公司。”2023年上半年,当大多数企业还在卷大模型时,美图已经在全公司范围内卷起了AI应用。目前,美图旗下有多款AI应用,其中包括年营收超过1亿元人民币、月活跃用户数1700万的新产品“美图设计室”。

  一款应用产品做到这样的营收规模,在AI应用领域已经是值得关注的成绩。金沙江创投董事总经理朱啸虎提到,在美国硅谷,年营收在2000万美元(约1.5亿元人民币)以上的AI应用,就已经是头部应用。根据第三方数据公司SensorTower的数据,2023年全球AI应用内购(用户在应用程序内的购买行为)收入为17亿美元(约123.4亿元人民币)。

  回到创业时的状态

  凌晨3点,吴欣鸿在公司群里发了几条微信。这两年内,他经常处于兴奋状态,会随时把有感触的AI信息分享给同事。

  2023年春节前,吴欣鸿组织了一支20多人的团队,彻夜不休地研发视觉大模型。今年春节时,他又被Sora(OpenAI旗下视频大模型产品)震撼,和同事一起在除夕夜加班研发视频大模型。

  这种状态与他2008年创办美图公司时很像,唯一不同的是,那时他是“30岁以下创业新贵”,如今吴欣鸿已经是一名互联网老兵。

  吴欣鸿带动了全美图的员工们努力寻找AI场景。这家公司坐落在厦门外岛一栋24层的写字楼。晚上9点后,楼里仍有窗户亮着灯,这与人们印象中“惬意”“休闲”的厦门形成了反差。

  一位在美图工作11年的老员工展示了他的手机界面,在一个由员工自发建立的400多人同事群里,无论中午休息还是夜深人静,都有人在讨论国内外的AI产品。

  前有产品经理问:“某个功能非常值得做,我们能不能做?”技术团队的人立刻接茬:“能做,今天下午就给你实现一版。”设计经理提出某个效果不好,产品经理也会立刻回复:“半小时内给你迭代。”

  员工的热情是怎么被激发的呢?在美图,只要员工能发现好的AI效果,或找到新的AI场景,在产品得到验证后,美图就会给员工及团队发放额度不小的奖金。美图目前进展最快的两个AI应用“美图设计室”和“开拍”的总负责人,就都是基层产品经理出身。其中一位已成为亿元人民币营收规模产品的负责人,另外一位正管理着近百人的团队。

  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案例,激励着更多员工提交AI产品策划案。美图公司集团高级副总裁陈剑毅说,他现在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把不靠谱的策划打回去。做了一年AI应用后,他已不再单纯追求速度和数量,而是更加注重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希望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

  找市场“最痛的点”

  2023年春节前,ChatGPT(OpenAI旗下对话大模型产品)火爆全球。吴欣鸿、陈剑毅等美图管理层坐在一间会议室内,正式聊了不到30分钟,就决定布局生成式AI。

  当多数人的目光还盯着通用大模型时,美图也要做大模型,但只做垂直的视觉大模型,并且该大模型只服务美图自己的AI产品,不靠卖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赚钱。

  4个月后,美图推出国内首个视觉大模型,与大模型同步上线的还有6款AI应用。

  目前,4款应用已经获得规模化商业收入。其中最成功的“美图设计室”是一款专门给电商人使用的设计工具,月活跃用户数1700万,月付费用户93万,2023年的营收超过1亿元人民币。

  “美图设计室”的诞生,源于陈剑毅的提议。2021年底,陈剑毅调研发现,很多用户把自己店铺的商品图导入“美图秀秀”,抠图后加滤镜,给商品图添加一些文字后就上架电商平台。

  彼时海外的独立AI产品Canva就提供类似的功能,估值百亿美元。陈剑毅觉得,美图也可以做。2022年6月,“美图设计室”1.0版上线,但成绩一般。当时国内有20多家企业在做类似的产品,“美图设计室”1.0版没有独特性,用户量和收入都不如预期。

  变化发生在2023年。美图把视觉大模型接入“美图设计室”2.0版,图片生成能力瞬间从小学生水平提升至大学美术生的水平。同时,产品的使用场景也更加聚焦,只服务电商从业者。

  陈剑毅提供的图表显示,2023年1月前,“美图设计室”的用户数和收入是一条缓慢增长的横线,2023年1月后,横线变为陡峭的竖线,一路向上攀升。

  对电商卖家来说,“美图设计室”是一个省钱的工具。之前,商家每做一套商品物料图,需要花几千元找外包做设计,现在一年花218元,自己就能解决物料图的问题。在2023年的抖音和淘宝AI应用大赛中,“美图设计室”拿了双料冠军。

  美图设计中心负责人许俊举例说,一双球鞋的图片,商家想要生成缎面效果,如果产品功能不支持,商家就觉得不好用。美图可以用自己的视觉大模型给产品定向训练出生成缎面效果的功能,商家就愿意付费了。

  类似的故事发生在美图的各款AI产品中。“开拍”有69万月活跃用户,主要用户是视频口播博主。此前,美颜相机的产品经理大梅发现了这个群体的需求。她发现使用美颜相机提词器功能用户的付费意愿很强,就把这个功能单独拿出来做成AI应用。这个小小的举动就带来了一年1000万元人民币的收入。

  即使老一代的AI产品,比如“美图云修”也是为了解决用户痛点诞生的。“美图云修”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影楼,后者需要大量修片,但人力和时间不够。通过AI技术,美图每年可以帮影楼修片5亿张。

  看似微不足道的细分小场景叠加后,足以让一家公司的财务结构发生改变。2022年至2023年,美图的生成式AI产品已经生成了30亿份图片和视频。根据美图财报,2023年AI驱动的影像与设计产品收入为13.3亿元人民币,大约是美图此前主要依赖的广告收入的2倍。

  从谷底翻身

  AI时代的美图打了一个翻身仗。仅仅1年多前,美图还是一家深陷舆论漩涡、被大众质疑“看不懂”的公司。

  2022年下半年,美图因为炒比特币亏损登上热搜,被网友评价为“不务正业”。公司股价也跌到历史最低点,市值最低时仅25亿港元,不及巅峰期千亿港元市值的零头。

  2017年3月是美图的巅峰时刻,那时它刚刚上市,市值接近千亿港元,旗下产品“美图秀秀”如日中天,全球用户量11亿。此外,美图还率先做出了“美拍”这种短视频时代的新产品。

  前述美图老员工回忆,当时公司里的每个人似乎都踌躇满志,同事见面都先恭喜对方,聊天的话题都是买房或买车。

  好景不长,上市仅一年的美图就从巅峰跌落。整体月活跃用户数从2017年底的4.15亿,下降至2018年底的3.32亿,同比下滑19.9%。美拍的用户规模也出现断崖式下跌,2018年底的月活跃用户数较2017年底同比减少60.3%。美图的手机业务当年亏损5亿元人民币,将上市后的年度亏损金额拉到历史最高点。

  下行期的美图做了很多尝试,涉足电商、游戏、社交、直播、区块链等领域,几乎无一成功。面对盈利难题、用户下滑难题、营收增长乏力难题,美团没有解决之道。

  “这期间对我来说非常痛苦。”吴欣鸿反思,当时自己处于膨胀的状态,觉得美图有钱又有流量,市场比较火爆,投资多,钱也多,就忍不住开辟了很多新业务线,做了无数个后面看起来很失败的尝试。

  低谷期就这样持续了5年。直到2022年底,美图在业绩和市值层面均出现逆转。2022年11月,美图的AI绘画产品冲到全球30多个国家应用商店总榜首的位置。2023年,加入生成式AI能力的“美图秀秀”在全球多国的应用商店刷榜,大量海外用户为此付费。截至2023年底,美图的海外月活跃用户数已回升至7768万。2024年年初,在中国非游戏厂商出海收入排行榜上,美图位列第三。

  “我们其实一直守着金饭碗。”吴欣鸿说,美图崛起是因为“美图秀秀”这个工具,但他们一直因为产品的工具属性而自卑。海外产品的起色让他们意识到,工具也有很大的增长潜力。

  2022年,美图的付费订阅收入首次超过广告收入,成为最大的收入来源。美图在国内找到了一批愿意为工具付费的用户,用AI技术帮影楼修片,帮美容院测试皮肤,帮化妆品公司一键试妆。目前,该公司的AI产品在垂直细分市场已占据较大市场份额。

  告别年少轻狂

  或许是吃过的亏太多,尽管已经在AI时代抢占了一些先机,美图管理层仍然保持着警惕。

  在6月12日的年度活动上,陈剑毅给几百位合作伙伴展示了一张图,把过去两年内美图上线过、但没有成功的AI产品列了出来。他说,要直面自己的失败。

  陈剑毅告诉,美图去年一口气推出7款产品,主要是为了快,为了不错过AI热潮,其实当时他心里是没底的。今年则不同,美图的产品已经得到市场验证。

  不过,陈剑毅说:“我们暂时是领先的,但如果敢说不怕被别人抄,不怕被颠覆,那很快就会被温水煮青蛙。”

  吴欣鸿认为,有时候所谓的高光时刻,往往就是最危险的时刻。很多时候,他会强迫自己谨言慎行,不要动不动就拍脑袋发展新业务。

  虽然美图已经成立16年了,但管理层成员的年龄并不算大。

  吴欣鸿今年43岁,依旧精力旺盛。90后、34岁的陈剑毅,会把索尼PS游戏机和高达模型放在办公室最显眼的位置。他们两人回忆过往时都会提到一个词——年少轻狂。

  美图经历过移动互联网的高峰期,旗下产品有过“3个月增长至1亿用户量”的高光时刻。

  “美图有段时间在追各种风口,做了一大堆我们不擅长的业务,比如电商、医美、区块链,对公司的伤害还是比较大的。”陈剑毅从过往吸取到的最大教训是要做自己擅长的事,既然美图擅长做工具,那就把AI工具做到极致,同时做事之前要先想清楚,“不能画太多饼,否则画着画着,你会把自己画得都信了。”

  最近一两年,美图管理层做得更多的事是思考。吴欣鸿说美图现在做的所有产品,都一定要有非常清晰的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现在我们真正明白‘造血’对于一家公司的重要性”。

  这次的生成式AI浪潮被吴欣鸿和陈剑毅视为时代赐予的另一个机遇。他们现在的策略是,先稳扎稳打做好产品,解决细分人群的痛点需求。他们不确定在这波AI浪潮中,美图最终能做到什么程度。不过,陈剑毅确信,AI至少能给美图带来百亿元人民币规模的收入,这将比现在扩大近4倍。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领益智造
  • 百邦科技
  • 时空科技
  • 科创信息
  • 线上线下
  • 金道科技
  • 温州宏丰
  • 税友股份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