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降息时点推迟又何妨,大型科技股助力纳指再创新高

2024-05-27 09:09:59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吴斌 上海报道

  尽管紧缩阴霾笼罩,但大型科技股走高再度成了美股的核心驱动力。

  上周五纳指涨1.1%,再创收盘历史新高;标普500指数涨0.7%,收复5300点整数关口,道指微涨0.01%。从上周一周的表现来看,标普500指数累计上涨0.03%,以微弱涨幅守住周线五连阳;纳指表现最好,累计上涨1.41%;道指表现最差,一周累计下跌2.33%。

  紧缩货币政策的风险仍不能大意。高盛已经调整了对美联储首次降息时点的预测,目前预计美联储要到今年9月才会开始降息,而之前的预期为7月。由于美国经济仍具韧性,眼下放松货币政策的理由也少了一分。不过,高盛仍然预计到2024年底,美联储将总共进行两次降息。

  对比来看,市场对降息时点的预测比高盛更迟。目前市场预计美联储首次降息将在12月,全年出现两次降息的可能性不到30%,较上周约70%的概率明显缩小。

  美联储降息时点进一步推迟

  从种种迹象来看,美联储短期内已无降息可能。

  5月22日,美联储公布的5月会议纪要显示,官员们普遍认为,如果通胀数据继续令人失望,利率可能会在更长时间内保持在较高水平,一些政策制定者甚至谈及在需要时进一步加息的意愿。多位官员表示,一旦通胀风险成为现实,适合进一步收紧政策。虽然加息是小概率事件,但这无疑意味着美联储的鹰派程度又高了一分。

  接下来的数据更是“火上浇油”。5月23日,标普全球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美国综合PMI指数上升逾3个点至54.4,为2022年4月以来的最高水平,预示美国整体经济活动重新加速。

  具体来看,美国5月Markit制造业PMI初值为50.9,创两个月新高,高于预期值49.9,4月为50。美国5月Markit服务业PMI初值为54.8,创12个月新高,远高于预期值51.2,4月为51.3。

  更令人担忧的是,美国物价下行势头出现反复,工厂投入价格上涨速度为2022年11月以来最快,服务提供商的支付价格和接收价格也增加。综合PMI数据中,衡量投入品价格的指标升至去年9月以来的第二高水平。

  标普全球市场财智首席企业经济学家Chris Williamson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有趣的是,现在通胀的主要推动力来自制造业而非服务业,这意味着按照疫情前的标准,这两个行业的成本和销售价格通胀率都有所上升,这表明美联储实现2%目标的“最后一英里”似乎仍遥不可及。美国综合PMI指数升至25个月以来最高,显然“会让美联储感到担忧”。

  此外,美国就业市场指标也显示了韧性,美国至5月18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减少8000人至21.5万人。在多组火热的经济数据发布后,市场的降息预估已从两次重新回到了一次。

  不过,“坏消息扎堆”背后也有一些好消息。美国5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终值为69.1,好于预期67.7和初值67.4,消费者的短期和长期通胀预期均较5月初有所回落,1年通胀预期终值为3.3%,低于预期的3.4%,也低于初值3.5%;5年通胀预期终值为3%,低于预期的3.1%,也低于初值3.1%。

  整体而言,美联储仍难以迅速降息。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表示,货币政策在放缓经济增长方面的效果不如前几个周期,因此更有必要长期维持较高利率以抑制通胀。虽然博斯蒂克认为美联储将在今年年底前开始降息,但不可能在第四季度前降息。

  美联储最青睐通胀指标考验市场

  展望未来一周,中国将公布5月官方制造业/非制造业PMI,美国将公布4月核心PCE物价指数和第一季度实际GDP修正值,美联储经济状况褐皮书也将出炉,欧元区公布5月CPI,欧佩克+召开产量政策会议,南非和墨西哥将举行大选。美股财报季已至尾声,本周惠普、戴尔、富途控股、好市多等将公布业绩。

  需要注意的是,本周美联储最青睐的通胀指标将出炉,5月31日的美国4月核心PCE物价指数备受关注。在今年前三个月通胀持续高企后,市场普遍预期4月数据将放缓,预计不包含食品、能源的4月核心PCE物价指数环比上升0.2%,为今年以来最低,名义PCE将连续三个月维持0.3%的增速。同比来看,市场预计PCE与核心PCE物价指数分别增长2.7%和2.8%,与上个月持平。

  此外,本周美股市场还将迎来一个历史性时刻:交易的清算时间将从T+2改为T+1。美股交易为T+0,当天买了股票当天就能卖,但清算时间缩短一天。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今年3月宣布,自2024年5月28日起,美股的交易标准结算周期将从T+2缩短至T+1,投资者当天卖出的股票,在交易后一个工作日就能收到结算的现金。较短的结算窗口意味着经纪商的保证金要求降低,并且高交易量或波动性迫使经纪商限制交易的风险也将降低。对散户投资者来说,新结算制度可以促使投资者及时了解持仓情况,更清晰了解资金情况,并能将卖出股票的资金迅速用于新的投资,提高交易速度和资金的利用效率。

  与此同时,T+1结算机制也可能会带来一些操作风险,这将使美国与世界上许多其他国家不同,全球多数国家的典型结算周期仍是T+2。这一变化将要求市场参与者们及时调整自己的运营策略和资金配置,以应对结算时间减半所带来的挑战。

  对于接下来美股的走势,市场整体情绪仍偏乐观。威灵顿投资管理全球投资和多元资产策略师Nanette Abuhoff Jacobson对记者表示,美国经济和企业盈利都表现出韧性,人工智能主题似乎有望继续提振市场前景。虽然美股“七巨头”的估值仍高于整体市场,但这些公司的盈利表现令人满意,因此尽管它们涨势强劲,但估值在近几个月实际上已经下降。与此同时,在经济韧性增长的环境下,股票已与利率预期脱钩。

  在行业层面,Jacobson对能源、金融和消费行业持超配观点,对医疗健康、工业和材料行业持低配观点。可选消费是最看好的板块,目前利率和宏观基本面提供了支撑,例如实际可支配收入正在增加,而且估值也是一大利好因素。最不看好的是材料板块,因为与之相关的市场情绪、趋势和估值都存在不利因素。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威尔高
  • 东晶电子
  • 先锋电子
  • 北京科锐
  • 中亦科技
  • 晨丰科技
  • 长城电工
  • 剑桥科技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