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16日周二《新闻联播》要闻汇总

2024-07-16 22:26:15 来源: 同花顺C闻 作者:C闻

  1.【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协调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澎湃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全局上谋势,在关键处落子,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作出更加长远、系统的战略部署和总体安排。全国各地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区域结构逐步优化,城乡发展协调性不断增强,不断开辟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广阔新空间。

  今天的中国大地,一幅覆盖东中西、协调南北方的区域协调发展的恢宏画卷正徐徐展开。

  区域重大战略向纵深推进。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三大动力源在中国经济中的比重已超过40%,成为发展强大引擎。

  区域发展差距不断缩小。2023年,中西部地区生产总值为53.9万亿元,十年间年均增速达到7%,占全国比重比2013年提高2.2个百分点。

  城乡融合程度不断加深。如今,超过1.5亿的农村人口进城。2023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66.2%,比2013年提升12.5个百分点。

  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然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如何才能够更好地协调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观大势、谋长远、布全局,提出新发展理念,把协调发展放在我国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他强调,协调既是发展手段又是发展目标,同时还是评价发展的标准和尺度。只有实现了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国内大循环的空间才能更广阔、成色才能更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不断思考谋划,以协调理念破解发展不平衡难题。在京津冀,他强调,要调整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走出一条内涵集约发展的新路子,探索出一种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的模式,形成新增长极。在粤港澳大湾区,他强调,要把香港和澳门融入到国家发展大局,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在长三角,他强调,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区域集群。

  从三江源到崇明岛,总书记的调研足迹遍布长江流域,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开出“药方”:“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走遍黄河上中下游9省区,他指出,要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习近平总书记17次召开区域发展座谈会,从东西部扶贫协作到深入推进东北振兴、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为不同区域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走差异化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指明方向。

  协调是发展问题,本质也是改革问题。以全面深化改革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通过改革构建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布局,通过改革打破地区分割,实现要素和商品自由充分流动。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始终贯穿在推进协调发展的全过程: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成立中央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从战略、全局上统一谋划区域重大战略;加快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硬联通”,打破行政“壁垒”,推进规则制度“软联通”,不断扩大政务服务“跨省通办”范围。

  全局上谋势,关键处落子。

  党的十八大以来,京津冀三地牢牢抓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支持北京副中心高质量发展,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在交通、生态、产业、公共服务等领域推出18项改革措施。从无到有、从蓝图到实景,雄安这座千年之城、未来之城正在拔地而起。粤港澳大湾区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布局26个重点创新平台,促进大湾区科技创新高水平协同发展,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正在加速形成。

  十年间,我国已搭建起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四梁八柱”。如今,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四大板块发展更加平衡,区域经济布局不断优化。

  面对城乡发展不平衡这个我国发展最大的不平衡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实施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

  如今,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户口迁移政策全面放开放宽,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的落户限制基本取消,居住证发放超过1.4亿张,我国户籍制度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19个城市群加快建设,已承载全国75%以上的人口,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突破2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从十年前的2.81下降到现在的2.39,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持续缩小。

  奋进正当时。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必将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澎湃动力。

  2.新产业新动能加速成长新质生产力不断壮大

  最新公布的中国经济运行半年成绩单中,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39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同比增长,其中,新产业300832)、新动能发展迅速。

  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增速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2.7个百分点。

  国内首个“地面空间站”通过验收,嫦娥六号成功实现月背采样返回,国际首个通信与智能融合的6G试验网由我国搭建完成。

  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同比增长均超过30%,带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保持较快增长。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主要数字产品集成电路、服务机器人、液晶显示屏、智能手机手表的产量都保持了两位数以上的增长速度。科技赋能效应不断显现,为未来积蓄新的力量。

  上半年,我国汽车、船舶、集成电路等产品的出口额同比分别增长22.2%、91.1%、25.6%。高附加值的机电产品占到出口比重的近六成。

  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达46.3万家,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占全球比重超过50%,工业互联网实现工业大类全覆盖。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14万家,其中,“小巨人”企业1.2万家。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左右,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新产业、新动能正在催生更多新的增长点,中国经济加速向新发展。

  3.上半年我国造船三大指标全面增长

  今天(7月1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继续稳步增长,国际市场份额保持全球领先。

  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我国造船完工量250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8.4%;新接订单量542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3.9%;手持订单量1715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8.6%,三大指标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55%、74.7%和58.9%。

  量增的同时,我国也交付了越来越多的高附加值船型。上半年,全球最大液化气运输船、超大型乙烷运输船陆续交付,集装箱船的新接订单量占到了全球市场份额的97.5%。在中国船舶上海外高桥600648)造船,船坞内正在建造的是7000箱集装箱船。上半年,他们平均每两周就交付一艘。

  高附加值船型带来了企业利润的大幅增长。今年前5个月,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60亿元,同比增长187.5%。

  4.全国碳市场启动三年促企业绿色转型

  今天(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三年。截至7月15日,全国碳市场碳配额累计成交量达4.65亿吨,累计成交额近270亿元。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核心政策工具之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年覆盖二氧化碳排放约51亿吨,占全国排放总量的40%以上。

  市场启动三年来,随着更多减排技术和措施得到充分应用,全国电力行业总体减排成本降低约350亿元。

  今年,国家将进一步扩大全国碳市场的行业覆盖范围,预计钢铁、建材等行业也将纳入全国碳市场。

  5.上半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73亿元

  记者今天(7月16日)从国铁集团获悉,今年上半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73亿元,同比增长10.6%,创历史同期新高。一批在建项目重点控制性工程扎实推进,全国铁路累计新开通线路979.6公里,进一步完善了区域路网布局。

  6.2024年旅游发展基金补助地方项目资金下达

  财政部今天(7月16日)发布通知,下达2024年旅游发展基金补助地方项目资金9.67亿元,支持地方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融合发展,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7.我国将打造一批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九部门联合下发通知,我国将加快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等领域关键产品攻关。到2027年,要培育出5家以上具有创新引领和协同集成能力强的世界一流化工企业,培育500家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化工企业,创建20家以上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化工园区。

  8.全国铁路暑运旅客发送量突破2亿人次

  国铁集团最新数据显示,全国铁路暑运自7月1日启动以来客流持续增长。截至7月15日,已累计发送旅客2.11亿人次,同比增长6.5%,日均发送旅客1403.4万人次。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海立股份
  • 常山北明
  • 保变电气
  • 同飞股份
  • 张江高科
  • 大唐电信
  • 巨轮智能
  • 波长光电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