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较高点大跌8成,爱婴室关了超百家门店,今年要以并购扩规模

2024-05-28 14:43:33 来源: 时代财经

  在扩张的同时,爱婴室603214)的利润表现却不及预期。

  乳企营收持续低迷,“母婴零售第一股”却业绩翻红。

  今年第一季度,爱婴室(603214.SH)实现营业收入8.06亿元,同比增长6.42%。其中,第一大业务奶粉产品销售转好,实现营业收入4.78亿元,同比增长16.54%。

  其净利润也延续增长势头。第一季度,爱婴室归母净利润为630.69万元,同比增长135.29%;归母扣非净利润为219.57万元,同比增长154.92%。

  业绩增长的爱婴室,股价却在今年堕入低谷。5月27日,爱婴室收盘报12.79元/股,对比历史最高峰时的76.38元/股(2018年5月24日),跌幅达到83.25%。与此同时,外资股东合众投资还在继续抛出减持计划。

  实际上,自去年以来,投资者多次通过上证e互动平台表达不满,要求管理层采取行动提振公司股价。

  投资者的不满并非没有缘由。2019年至2021年期间,身为“母婴零售第一股”的爱婴室先后在行业内发起几单并购,借此迅速扩大规模。2021年末,爱婴室旗下直营门店数量达到526家的巅峰,相比2018年末增长超过135%,营业收入亦获得不小的增长,不过这一年,爱婴室的归母净利润却同比减少36.97%,达到上市以来的最低,此后多年爱婴室的赚钱能力缓慢爬坡,但仍不及扩张之前。

  5月27日,爱婴室举行2023年度暨2024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就收购后公司增收减利、股价持续走低以及公司未来经营计划等问题,爱婴室创始人、董事长兼总裁施琼一一进行了回应。

  2022年至今关店140家

  作为“母婴零售第一股”,爱婴室通过规模效应以稳定行业地位。借道收并购,爱婴室旗下直营门店数量达到顶峰,营业收入也明显提升,2021年末,爱婴室旗下直营门店数量达到526家的巅峰,营业收入则在2022年摸顶,达到36.19亿元。

  不过,在扩张的同时,爱婴室的利润表现却不及预期。根据的统计,2017年至2020年,爱婴室归母净利润介于9357.79万元至1.54亿元,归母扣非净利润介于8268.95万元至1.25亿元;而2021年至2023年期间的年度规模净利润介于7347.80万元至1.05亿元,归母扣非净利润介于2896.97万元至6566.45万元。

  其中,完成多次收购的2021年,却是爱婴室的业绩低谷期,全年实现的归母净利润仅约7347.8万元,归母扣非净利润仅约2896.97万元。

  爱婴室为何增收不增利?施琼通过上证路演平台向回应称,受多种因素影响,2021年,爱婴室线下门店零售渠道销售承压,但租金、人力成本费用较为刚性,导致2021年归母净利润较同期下滑较明显。

  施琼进一步表示,公司在2022至2023年度做出了一系列战略性调整,其中,调整门店和布局电商是爱婴室近几年的大动作。

  2021年末,爱婴室的直营门店数量一共526家;2023年末,爱婴室直营门店已减少至469家,对比2022年底减少2家。今年第一季度末,爱婴室门店继续减少至461家。

  公告显示,2022年、2023年以及今年第一季度,爱婴室关闭的直营门店数量分别达到85家、43家、12家;新开直营门店数量分别为30家、41家、4家;今年第一季度已签约待开门店合计15家,将在年内陆续开业。

  以线下直营门店为主要销售渠道的爱婴室,2022年以来持续加大在小红书、抖音、天猫、京东、拼多多、考拉、唯品会等电商平台的布局力度。

  按照行业划分,爱婴室的营收构成包括门店销售、电子商务、母婴服务、供应商服务、批发、其他等六大板块。其中,门店销售、电子商务分别是爱婴室的第一、第二大收入来源。统计得知,近三年,门店销售每年创造的营收在总营收中的占比均超过了70%,电子商务则超过了12%。

  2022年、2023年以及今年第一季度,爱婴室门店销售实现的营业收入25.85亿元、24.32亿元、5.89亿元,对应的同比增长率为24.30%、-5.90%、3.00%,电子商务实现的营业收入为7.20亿元、6.17亿元、1.58亿元,对应的同比增长率为104.56%、-14.33%、39.53%。

  渠道调整背后,门店销售、电子商务的营收占比呈现出一降一升的趋势。2021年,爱婴室门店销售收入在总营收中的占比为78.40%,今年第一季度已降至73.12%;电子商务占比则由2021年的12.73%升至今年第一度的19.59%。

  发力自营产品

  除了调整低效门店、开拓线上市场之外,爱婴室还对商品结构进行了优化,甚至发力旗下自有品牌。

  爱婴室虽是一家母婴零售公司,但为了寻求差异化运营、提高竞争力,其亦在加大自有品牌建设和推广力度。目前,爱婴室自有品牌产品已涵盖营养品、零辅食、纸尿裤、纸品、婴幼儿服饰、用品洗护等品类,代表性品牌有合兰仕(Herlanze)、多优(Dyoo)、亲蓓(Keanbie)、Cucutas、怡比(Hibe)等。

  施琼告诉,2023年度、2024年一季度,公司旗下自有品牌销售收入分别同比增长6%以上,销售收入占自有渠道销售收入的比例已提升至13%,自有品牌产品毛利率相较公司整体毛利率高出10-20个百分点。

  实际上,2021年以来,爱婴室深受利润率下滑的困扰。统计得知,2020年至2023年,爱婴室整体毛利率为31.53%、30.26%、28.54%、28.38%,今年第一季度的整体毛利率继续下行至24.92%。施琼表示,公司将推动公司销售结构优化,加速公司的利润增长。

  在多重措施之下,2022年以来,爱婴室的盈利能力重归增长通道。统计得知,2022年、2023年以及今年第一季度,爱婴室归属于上市股东的净利润为8595.09万元、1.05亿元、630.69万元,同比增长16.97%、21.84%、135.2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376.08万元、6566.45万元、219.57万元,同比增长85.58%、22.14%、154.92%。

  门店数量经过两年的收缩,管理层亦有打算在今年“点到为止”。2023年12月,有投资者通过上证e互动向管理层询问爱婴室今年的市场扩展计划,管理层回应称公司将“通过拓展线下门店进入更多城市,在华东、华南、华中区域开设更多门店,实现2024年净开店双位数的增长”。

  为了进一步扩大规模,爱婴室准备再次启动并购。施琼向回应称,公司正积极寻找合适的并购标的,计划通过并购实现快速扩张,进入更多新的区域,渗透更广的市场。

  尽管公司向外界释出利好,爱婴室的股价却仍旧在波动中持续下探。今年2月7日,爱婴室股价跌破10元/股,达到2018年上市以来的最低。尽管后期回弹,但今年整体处于上市以来的股价低谷,5月27日,爱婴室收盘报12.79元/股,对比最高峰时的76.38元/股,跌幅达到83.25%。

  爱婴室的股价引起投资者的不满,尤其外资股东合众投资自2020年7月以来不断减持公司股份,更令投资者担心股价会继续走低。在上证e互动平台上,投资者屡次喊话管理层进行市值管理。

  施琼回应称,合众投资减持主要出于美元私募基金内部管理需要,与公司基本面无关,“公司在其减持过程中,对于其减持的方式和进度,会保持充分跟踪和沟通,积极协助外资股东寻找协议减持的交易方,降低对二级市场的影响”。不过,施琼未对市值管理计划予以正面回应。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小牛诊股诊断日期:2024-06-26
爱婴室
击败了81%的股票
短期趋势弱势下跌过程中,可逢高卖出,暂不考虑买进。
中期趋势
长期趋势已有59家主力机构披露2023-12-31报告期持股数据,持仓量总计2679.32万股,占流通A股19.07%
综合诊断:近期的平均成本为11.21元。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投资者可加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