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逾40家港股退市 三分之一为私有化退市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陈燕青
今年以来,港股市场退市案例频现。根据数据统计,截至6日,年内已有42家港股公司完成退市。其中,26家公司被取消上市地位,14家私有化退市,1家赎回,1家自愿撤回上市,私有化退市占比约三分之一。
因触发港股强制退市机制,多家上市房企退市或面临退市压力。其中,10月28日,上置集团公告称被联交所上市委员会取消上市地位,预计11月11日摘牌。与此同时,10月29日,佳源国际、大发地产、大唐地产三家港股上市房企集体在一天内正式退市。
其中,佳源国际宣布公司将被取消上市地位的原因在于未能在规定时间内恢复股份买卖,且未能公布2022年全年业绩及随后的财务业绩,清盘令未撤回或解除,资不抵债,清盘令有效等。
对此,佳源国际表示,过去数月,管理层为稳定和加强公司业务作出了努力,但仍面临着阻碍其运营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的重大障碍,包括但不限于资金短缺、房地产市场低迷及各债权人采取的强制执行行动,集团的重组不太可能实现。
一般来说,以下几种情况可能会被港交所摘牌:一是上市公司未能遵守《上市规则》,而情况属严重者。二是上市公司的公众持股量不足。三是公司进行的业务活动或拥有的资产不足以保持其证券继续上市。四是或其业务不再适宜上市。
港股分为主动退市和被动退市两种情况,被港交所取消上市地位的属于被动退市,也被称为“强制退市”或“强制除牌”。今年以来,已有金石投资集团等26家公司被港交所取消上市地位。
根据港交所快速除牌规则,主板连续停牌达18个月、创业板连续停牌达12个月,可直接取消公司的上市地位,随时刊发除牌通知。
港股市场私有化退市是指一家上市公司通过收购、合并或其他方式,使其股票从港交所摘牌,转为非上市公司。这种退市行为通常由公司的大股东或管理层发起,背后有多种原因驱动。关于私有化退市后的去向,大部分选择私有化的企业一部分不再上市,一部分会选择重新上市,主要是回到A股。
对于私有化退市的原因,欧舒丹此前表示,私有化将为公司作出以长期业务为中心的决策及长期可持续增长时提供更大灵活性,包括寻求战略投资及更有效实施效率,而不受资本市场预期、监管成本及披露责任、股价波动的压力以及对短期市场及投资气氛影响。
对此,北方一家券商投行高管对记者表示,“一般来说,港股公司提出私有化的原因通常是股价低迷,甚至低于净资产值,而成交量长期偏低使得公司丧失再融资功能,提出私有化的港股一般其大股东具备充足的现金、绝对控股。”
中金公司(601995)研报曾指出,近年港股私有化案例的动因:公司战略选择、避免同业竞争、节省维持上市所需费用、股票流动性有限、估值与股价低迷等;从私有化成功的案例来看,从公司开始宣布私有化要约公告、到最终完成私有化退市,所需时间在3~11个月间不等。
0人
- 每日推荐
- 股票频道
- 要闻频道
- 港股频道
- 事关大规模地方债置换 最新重磅消息
- 特朗普宣称要提高对中国关税,外交部:不回答假设性问题
- 今晚下调油价,加满一箱油将省5.5元
- 11月6日南向资金买卖前十成交榜
- 回购公告密集发布 A股重要信号出现
- 近1500家深企参加第七届进博会 深圳“邀约”全球客商
- 涨停复盘:三大指数宽幅波动 两市成交额连续第二日突破2万亿
- 小鹏汽车推出全新AI机器人
- 投资者挤爆策略会!日均交易持续万亿,多家券商抢发2025年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