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卢伟冰谈手机出货量、大家电出海、汽车交付新目标

2024-05-24 10:34:56 来源: 国际金融报

  5月23日,小米集团(HK01810)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期内,实现营收755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27%;经调整净利润达65亿元(包括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费用人民币23亿元),同比增长100.8%,创单季历史新高。

  本季度,小米集团旗下三大业务板块智能手机业务、IoT与生活消费品业务、互联网业务收入分别为465亿元、204亿元和80亿元,均实现双位数增长。

  在财报后的业绩电话会议上,小米集团合伙人、总裁卢伟冰提到,去年四个季度每个季度业绩都在快速好转,但在业绩说明会或路演中,还是受到了非常多的质疑。随着本季度业绩大幅改善,卢伟冰在电话会中也针对集团旗下的手机、大家电、出海以及外界最为关注的汽车业务等各类焦点话题一一进行了说明。

  手机全年出货量预计超1.6亿

  智能手机是小米集团营收占比最重的一块业务,第一季度,该分部收入同比增加32.9%至465亿元,主要是由于智能手机出货量的增加。期内,小米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提升33.7%至4060万台,连续3个季度实现同比增长。

  境外市场的贡献不小,中东、拉美、非洲、东南亚等重要市场均保持稳定扩张趋势。据Canalys数据,按智能手机出货量计,小米一季度在全球56个市场排名前三,67个市场排名前五,相较去年在全球51个市场排名前三,65个市场排名前五,优势区域进一步增长。

  不过,由于ASP平均售价的境外市场收入占比增加,智能手机的整体ASP由2023年第一季度的每部1151.6元减少0.6%至2024年第一季度的每部1144.7元。

  对于接下来手机出货量的预期表现,卢伟冰在业绩电话会上表示,目前对第二季度的目标是希望不要低于第一季度,这样的话第二季度也会比去年增长比较多,上半年保守估计会比去年同比增长1500万(台)以上,去年是1.46亿(台),今年假设下半年不增长也应该会超过1.6亿。他预判,下半年应该还会延续同比去年增长的态势,对于全年的出货量和增长的趋势,大家不用太担心。

  下一步考虑大家电出海

  第一季度,小米IoT与生活消费品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1.0%至204亿元;毛利率同比提升4.1个百分点至19.90%,创历史新高。

  这一分部的收入增长,主要是由于平板、智能大家电和可穿戴产品收入增长。具体来看,平板收入同比增长70.5%,据IDC数据,2024第一季度,小米平板产品出货量同比增长93%。此外小米可穿戴设备中国大陆出货量同比增长70%,其中据Canalys数据,小米第一季度TWS耳机出货量在中国大陆市场排名第一,在全球市场首次超过三星,排名升至第二。

  智能大家电报告期内收入同比增加46%,其中小米空调出货量同比增长63%,超69万台;小米冰箱出货量同比增长52%,超53万台;小米洗衣机出货量同比增长47%,超36万台。

  卢伟冰表示,IoT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目前小米大家电(空调、冰箱、洗衣机)还没有出海,下一步也在考虑启动智能大家电的有序出海。不过,他也提到,对于这些大品类的出海,需要建设好平台化的能力,如果没有平台化的能力,那么出海工作将会很困难和麻烦。

  汽车挑战全年交付12万台

  今年3月28日,小米首款智能电动汽车Xiaomi SU7系列正式发布,小米汽车也是本次业绩电话会上的重点聚焦话题。

  从销售数据来看,截至4月30日24时,Xiaomi SU7系列锁单量达88063台,截至5月15日10时,完成了第10000辆新车的交付。

  从用户画像来看,根据雷军此前微博发布以及业绩会上的披露,锁单用户中,女性用户占比达28%,预计女性车主比例大约 40-50%;BBA(奔驰、宝马、奥迪)车主占比29%;苹果用户占比51.9%。

  关于交付进展,卢伟冰在电话会上表示,“为了满足用户提前交付的需求,我们工厂的产能爬坡也在全力提速,计划在6月份提拉到双班生产,并有信心在6月当月交付超过1万台,并确保2024年全年交付超过10万台。”

  此外,针对10万台交付的全年目标,卢伟冰表示,这个目标是确保的,从实际交付角度来看,交付时间基本比消费者锁单之后的App时间提前了,对此也提出了一个新目标:挑战全年交付12万台。

  截至目前,二季度已经过半,在下个季度,小米集团将首次在财报中披露小米汽车的具体营收数据。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威尔高
  • 东晶电子
  • 中亦科技
  • 剑桥科技
  • 东田微
  • 北京科锐
  • 先锋电子
  • 崇达技术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