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高成本桎梏,京东为农民增收插上“数字翅膀”

2024-05-23 15:19:34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去年年初牛肉价格开始下跌,至今仍未止跌。据农业农村部数据,5月第3周,全国牛肉平均价格72.58元/公斤,比前一周下跌1.1%,较去年同期,已下跌15.2%。受价格冲击,目前肉牛养殖整体难言乐观,部分养殖户利润有所下滑,也有人面临亏损风险。

  “现在市场行情不好,这种提前帮我们找好销路的模式,让我养一头和牛的收入比养其他牛翻了近3倍。”宁夏吴忠市同心县黄石村养殖户老锁说。老锁以肉牛养殖为生,普通牛肉价格偏低、市场销售波动明显,过去老锁的养牛利润难言乐观。

  京东农业科技联合宁夏民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将龙江元盛集团引入宁夏,联合当地银行,共同打造了农民融资、养殖、销售的全链条助农富农模式。老锁是这一模式的首批合作农户之一,这也成为他养牛生涯的重要转折点。

  老锁坦言,农村牛养殖前期投入多,资金需求量大,养殖周期又相对长,资金回收慢,要做大规模就需要金融机构的支持。但肉牛养殖存在不确定性和风险,确权评估和后期监管难度较大,面临贷款难和贷款效率低的问题。

  京东生物资产数字化平台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区块链技术,建立了与实体肉牛相对应的“数字孪生牛”,突破了确权和监管的障碍。由此,当地银行根据老锁和牛繁育情况,为他定制贷款方案,并迅速发放了贷款。宁夏民悦则为母牛注入“和牛冻精”用于繁育,当小牛犊成长到180天且体重达到160公斤以上时,龙江元盛按照约定价格进行回购。

  包括老锁在内,这次收牛计划涉及12户养殖农户,共回购了32头和牛犊,每位农户犊牛平均收入近3万元。宁夏是全国肉牛优势产区之一,未来两年,当地计划将这一模式推广至3000户养殖散户,预计落地2万头犊牛。

  5月22日,2024京东农业科技大会召开,在会上,京东农业科技发布了农业数字化解决方案全景图。该模式以自研的生物资产数字化平台为底座,引入AI盘点、AI识别、AI监管等技术,结合物联网、区块链存证等手段,打通了农业生产、供应、销售、融资全链路的数据要素。

  这一模式突破了农业数字化过程中成本高昂、数据要素孤岛、融合应用不足的痛点,以可负担的数字化成本,实现了“产、供、销、融”一体化,成为行业内首个将农业领域数据要素进行全链路应用的解决方案,帮助农户“养得起、管得好、卖得出、赚得多”。

  打通农业“产、供、销、融”全链条

  “我们深知,数字化是解决农业生产、流通以及资源配置等关乎公平性问题最为有效的手段。”在大会上,京东科技农业科技部负责人表示。

  但相较工业和服务业,农业的数字化水平相对滞后,堵点尤其集中在生产等环节。研究机构数据显示,2022年数字要素在第三产业中的渗透率超40%,在农业中的渗透率仅10.5%。

  农业生产品类繁多,投资回报率相对低,不确定性相对高,数字化难点颇多。在生产端,农业生产数据资源分散且共享不足,难以为农业生产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着眼不同主体,农民、合作社、加工企业、零售商等供应链各方容易出现信息孤岛,影响整体效率;在销售端,农产品数据溯源体系不完善,影响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信任度;信息不对称也制约了农业融资的效率和准确性。

  在农业领域,流通环节的风险相对较低,数据化操作相对容易,回报也更具保障,目前市场上绝大部分数据化工具都聚焦在这一环节。相较而言,农业生产环节风险高、不确定性强,涉足其中的科技企业甚少,是农业数字化亟待突破的重中之重。

  “只有真正深入农业生产的核心环节,才能真正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前述负责人表示。

  京东农业数字化解决方案全景图以京东自研的生物资产数字化平台为底座,引入AI盘点、AI识别、AI监管等前沿技术,结合物联网、区块链存证及可视化交互等先进手段,充分盘活农业产业的数据要素,实现了农业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监控与管理。

  比如在种植业的资产统计方面,该模式利用高分辨率卫星数据,基于自研AI地块识别算法提取农田地块边界,大幅度节省人工地块划分成本,提升效率超百倍;在产业管理方面,通过对气温、湿度、土壤、虫害、降水等数据进行加工和算法处理,可明显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在养殖资产统计方面,比如针对肉牛/奶牛/肉羊/肥猪的场域固定式摄像头盘点准确率均超过97%,领先业界;在养殖行业,通过养殖环境数据,可以分析养殖动物的生长状况、健康状况和饲养行为,提升养殖质效。

  京东农业科技还将数字化贯穿到交易环节,结合京东数智化供应链的优势,打通物流、销售环节,进行全流程溯源,在京东的生态优势基础上服务农产品上行。

  京东科技农业科技部业务拓展部负责人表示,农业产业链是一系列技术和资源的集合,而京东是一个以供应链为核心的企业。经过20年沉淀,京东集团搭建了自营零售供应链体系、仓储物流体系、全场景金融服务体系、全站技术服务体系。背靠京东集团的这些核心竞争力,京东农业科技进一步迈向产业纵深,提供包括农业生产、流通、加工、销售、融资在内的全链条“一揽子”数字化产品和服务。

  实际上,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再到农业全链数字化服务,京东已在“三农”领域深耕了11年。2020年8月,京东集团全面启动乡村振兴“奔富计划”,2023年6月提前完成了阶段性目标,帮助数百万农户走上奔富路。未来20年,京东乡村振兴“奔富计划”将带动超1亿农民增收。

  实现数字化成本可负担

  “当前农业数字化面临的最大挑战并非技术瓶颈,而是可负担的成本问题。”京东科技农业科技部负责人说。

  决定做农业数字全链业务后,京东农业科技花了大半年时间,走访了数百个农民和数十个农产品供应商。大家的痛点和诉求虽然不同,但都有对成本高昂的担忧。

  农业数字化解决方案通常依赖传感器、物联网、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这也意味着较高的初始投资和持续支出的运营成本,面对这样的现实,很多农业企业望而却步。

  “只有当技术成本降低到农业从业者能够接受的范围内,农业数字化才能真正落地生根,为农业生产带来实质性的改变和提升。”前述负责人表示。

  通过技术手段,打造能降低农业成本、提升行业能效的数字化工具,是京东农业科技提供农业数字全链业务的初心。为降低农业数字化成本,京东农业科技以五大核心抓手进行创新突破。

  一是自研AI盘点、AI识别、AI监管等前沿技术,用技术替代部分硬件,降低农户物联网设备的成本。以牛场监管为例,京东农业科技利用AI算法,仅需少量摄像头便可实现对大量生物的高效监管。相比传统依赖大量硬件的方式,该模式成本降低了70%。

  二是持续寻找成本与效果的平衡点,防止过度投入增加成本。比如在生猪监管领域,单个鱼眼摄像头盘点单个栏位的生猪是传统的AI数猪解决方案,其准确率约95%,但数字化成本占生物资产价值的3%及以上。京东农业科技通过单个鱼眼镜头,可以同时对四个栏位的生猪进行盘点,准确率保持在90%左右的同时,使数字化成本占生物资产价值的比例大幅降低。

  三是建设通用性平台降低成本。打造能兼容市场上所有主流物联网硬件的通用软件平台。这意味着客户拥有符合标准的硬件产品,就可以接入京东农业科技的软件平台,无需重复购买新硬件。

  四是使用融合性底座降低成本。不论是基于统一标准构建的种植管理平台、养殖管理平台、溯源平台,还是政府、大型农业企业、家庭式小农经济,都能基于该底座找到适合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同时,银行、保险、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也能据此实现更精准的风险评估和贷款决策。

  五是信赖合作商,取长补短。京东农业科技提供核心技术能力,所有合作方充分发挥各自专长,进一步优化成本。以线下监管服务商为例,过去服务商需要人工定期巡查贷款户,随着业务规模扩大,人员成本也水涨船高。现在京东农业科技提供数字化监管服务,监管服务商可根据系统平台预警信息,线上查看风险信息或进行线下巡检,提高运营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增速。

  通过可负担成本的数字化方式,并结合京东集团全产业链供应链优势,实现助农富农,是“农业数字全链”模式的最终目标。目前,京东农业科技平均综合成本率已做到不高于0.5%,牛羊等品类可以达到0.3%左右,重新定义了行业成本。

  京东农业科技已形成成熟的金融机构数字化解决方案、地方政府平台数字化解决方案、企业与商户数字化解决方案,业务范围涵盖吉林、辽宁、山东、贵州、宁夏、广西、陕西等十余个省份,服务的生物资产涉及牛羊、生猪、家禽、水产等养殖全品类和荞麦、茶叶等种植物等全品类,监管的生物资产价值达数十亿元。

  在2024农业科技大会上,扶持农业发展的“京稷计划”正式发布,京东农业科技计划以可负担的数字化成本,在三年内打造100个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服务1000家农业企业,并服务1000万名农户,用科技切实解决农业公平性问题。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威尔高
  • 东晶电子
  • 中亦科技
  • 剑桥科技
  • 东田微
  • 北京科锐
  • 先锋电子
  • 崇达技术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