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新气象 多家上市公司换新名走新路
新年新气象
多家上市公司换新名走新路
□ 更名的上市公司多集中于汽车、计算机、电力设备、电子等行业
□ 让名字更切合主业或新增业务板块,是部分上市公司选择更名的原因
□ 证券简称的变更,往往映照出上市公司发展动能的切换
□ 对“蹭热点”“炒概念”的更名依然需要警惕
岁末年初,一批上市公司纷纷换上新名称、踏上新征程。记者注意到,2023开年以来,已有4家A股公司宣布变更证券简称。这一数据相较此前环比增长显著。
若将时间轴稍微拉长来看,近年来更名的上市公司多偏好缀以“科技”“智能”等关键词。更名潮流变迁的背后,既印刻着部分上市公司重组转型、主业变更的步伐,也折射出资本市场紧扣时代脉搏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趋势所向。
贴合主业:让名称更符合实际
重整或重组等资本动作的施展,构成近期部分公司更名的直接动因。
如银亿股份1月12日公告,公司名称已由“银亿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山子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则由“银亿股份”变更为“山子股份(000981)”。
在经历了去年一整年大刀阔斧的重整工作,和今年初成功“摘星脱帽”的“蜕变”后,此次更名亦被市场视为银亿股份重新出发的一个起点。公司表示,变更后的名称符合公司目前的实际业务和发展战略。未来,公司在做优做强现有高端制造板块的基础上,继续重点布局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等领域,全面实施新能源发展战略,使科技创新成为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就在不久前,华联综超刚刚宣布更名为“创新新材(600361)”。从“老行当”超市零售,转向“新事业”铝合金及其制品的研究开发与生产加工,随着顺利完成重组并转型布局新业务,为适应后续发展需要,公司顺势换上新名。
此外,因时而动也是公司名称变迁的一条脉络。“曾经很多公司习惯用地域命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公司业务的区域性和局限性。”一位市场人士向记者分析道,“随着如今市场渠道的打通、物流能力的提升以及公司业务的拓展,许多上市公司不再拘泥于过去‘发家’的地方,早年地域性过强的名字自然而然就显得不合时宜了。”
以去年更名为“骏亚科技(603386)”的广东骏亚为例,彼时公司表示,原证券简称“广东骏亚”未体现出公司业务及行业特点,造成投资者对公司主业认识模糊不清。为使公司简称更明确体现公司的主营业务,提高辨识度,满足业务发展需要,提升品牌形象,公司决定更名。
让名字更切合主营,进一步聚焦主业或新增业务板块,亦是部分上市公司选择更名的原因。如日前从“卫士通”更名而来的电科网安(002268)即表示,一方面,公司主营业务更加突出并聚焦网络安全,目前公司名称不能准确反映公司全国业务布局的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另一方面,新名字也能准确反映公司控制权关系,依托实控人中国电科、控股股东中国网安的影响力提升公司品牌。
随着公司“文化IP+旅游+科技”的文旅产业模式日益成熟,祥源文化日前也宣布将证券简称更改为“祥源文旅(600576)”。
动能切换:新名称寓意新征程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2022年前三个季度,共有逾50家上市公司宣布更改证券简称。其中,“科技”“智慧”“新能”“生物”等皆是高频词。
记者进一步梳理发现,更名的上市公司多集中于汽车、计算机、电力设备、电子等行业。对此,业内人士表示:“这些行业往往有着较好的发展前景,成长性也较为突出。为了抓住机遇,相关企业也会自发地谋求转型升级,最外在的体现就是公司名称的改变。”
证券简称的变更,往往映照出上市公司发展动能的切换。从“宁夏新日恒力(600165)钢丝绳股份有限公司”,到“宁夏中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日恒力1月11日公告,拟将当前证券简称变更为“宁夏生物”。
对于此次更名,新日恒力给出的理由为:更明确体现公司的主营业务,满足公司业务发展需要,同时增加投资者对公司业务情况的理解和投资判断。据了解,此前公司独家买断了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法月桂二酸规模化生产技术,并设立子公司宁夏中科生物新材料有限公司建设5万吨/年月桂二酸项目。根据发展战略,公司今后将依托上述生产技术,专注于长链二元酸的技术创新和下游产品的开发,为未来的发展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
另据公司财报,自2022年第一季度起,新日恒力5万吨/年月桂二酸项目所产生的营业收入已超过公司整体营业收入的70%。至今年初,公司情况已经满足交易所关于证券更名的相关规则,即“新业务最近12个月已实现的营业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例达到30%以上”。
名字构成了投资者对公司的第一印象,某种程度上说,其也承载着公司对于自身发展的期许。更早之前,光伏巨头隆基股份在更名为“隆基绿能(601012)”时就曾表示:“公司致力于推动低碳化能源变革,长期专注于为全球客户提供高效单晶太阳能发电解决方案。”
不过,对“蹭热点”“炒概念”的更名依然需要警惕。“公司名称固然重要,但也只是锦上添花。”前述市场人士告诉记者,随着监管机制不断完善,未来上市公司想凭“改名”实现“改命”的路子,是很难走得通了。
0人
- 每日推荐
- 股票频道
- 要闻频道
- 港股频道
- 中金公司十大预测错九个?回应来了
- 一冷一热:700亿面板龙头业绩骤降逾九成 ,硅片巨头逾77亿加码半导体赛道
- 九安医疗:预计2022年净利同比增1715.90%至1825.95%
- 新年新气象 多家上市公司换新名走新路
- 险企“走马换将” 多家公司高管履新
- 工信部最新发声!这些领域或将受益
- 周五机构一致最看好的10金股
- 11家上市银行报喜!多家净利增速超20%
- 韩国发布“K半导体”战略 全球半导体争霸战升温活期理财七日年化2.6%
- 医保目录落地 生物医药股获市场资金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