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规模扩张的持续成长性

2024-05-23 14:48:44 来源: 证券市场周刊

  在当前行业息差普遍承压的背景下,规模对盈利和资本补充的正面影响更凸显成长的可持续性。在过去两年,银行业业绩表现分化,规模分化是影响业绩分化的主要因素。在国内经济弱复苏、增长动能仍不强劲的前提下,商业银行净息差或缓慢下行,规模增长将持续成为商业银行盈利增长的主要正面影响因素。

  当前,商业银行净息差持续收窄,主要是商业银行资产端利率下行较快且幅度大于负债端,背景是实体融资需求较弱叠加政策引导银行让利,反映出实体经济处于投资回报率持续下行、易下难上的阶段。

  净息差持续收窄,规模扩张成为银行盈利增长的主要正向因素,那么,未来商业银行规模扩张持续性和成长性几何?

  根据东兴证券拆解2023年、2024年一季度上市银行盈利驱动因素可知:相较拨备反哺与非息支撑,规模扩张是拉动盈利增长的更强因素,一季度拨备反哺盈利的力度在趋弱。

  在后续国内经济弱复苏、增长动能仍不强劲的前提假设下,商业银行净息差或缓慢下行,规模增长将持续成为商业银行盈利增长的主要正面影响因素。

  规模扩张也是衡量银行成长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从银行经营层面来看,规模增长(主要是信贷增长,银行资产摆布主要遵循先信贷后投资的逻辑)是银行在自身风控体系下,主动获取客户,形成有效信贷投放的结果。在信贷需求较弱的环境下,一般而言,规模增长快慢代表着银行有效信贷投放能力的强弱,但不同银行间风险偏好和客群定位有所不同,并不能一概而论。

  从财务层面看,尽管规模扩张消耗资本,影响资本充足水平,但若规模扩张推升盈利增长,使得资本内生补充提升(假设分红比例较为稳定),这将是银行进一步扩表的保障。

  换言之,银行从规模扩张到盈利提升有效补充资本再到支撑后续规模扩张,若形成稳定的正向循环,则可以认为这家银行具备一定的可持续成长性。

  扩表快慢是当前上市银行业绩表现分化的主要解释因素。2022年以来,各类型上市银行盈利增速持续下行,其中,股份制银行盈利增速由2021年的14.6%下行至2023年的-3%,降幅显著。

  从量价指标看,净息差下行是行业共性因素,各类型上市银行净息差下行幅度差距不大。2022-2023年,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上市)农商行净息差分别下行25BP、24BP、19BP、8BP。

  规模扩张分化更能解释盈利表现分化的现象。近两年,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规模复合增速分别为13.2%、7.6%、12.7%、9.7%,股份制银行增长明显较慢。通过2022年和2023年盈利驱动因素拆解,也可以看到股份制银行规模增长较慢是导致盈利增速下滑的主要因素。

  2022年以来,存款增长良好,对扩表负面影响小。行业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存款增长提速,尤其是2023年年初存款增速达到12.6%,超过贷款增速,至2023年年底存款增速均在10%以上,亦好于过去(存款增速低于贷款增速)的情况。各类银行存款增速出现分化,但主要与贷款增速分化进而影响存款留存有关。

  在楼市不景气和收入不及预期,居民中长贷需求低迷。从银行扩表角度来看,新增贷款以对公为主,零售弱需求负增长特征明显。此外,房地产开发贷以及地产上下游信贷需求较弱亦对对公信贷需求有所影响。

  综合来看,规模扩张本身代表着银行的成长能力。在当前行业息差普遍承压的背景下,规模对盈利和资本补充的正面影响更凸显成长的可持续性。在过去两年,银行业业绩表现分化,股份制银行盈利下滑显著,规模分化是影响业绩分化的主要因素。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威尔高
  • 东晶电子
  • 中亦科技
  • 剑桥科技
  • 东田微
  • 北京科锐
  • 先锋电子
  • 崇达技术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